廣州總公司:
電子郵件:
gbd33@163.com
熱線電話(16條線):
+86 20 61133120
020 6113 3120
020 3829 5993(傳真)
綜合業務部:
電話:
陳小姐:13688873611(廣州)
羅先生:18823089448(江門)
Anne:13923362011(珠海)
企業稅負壓力是大多數老板都會去頭疼的一個問題。
多數老板將生產經營壓力大、員工社保難的責任都推到政策上,不承認自身的問題。
正常納稅的企業主要面臨增值稅和附加稅和企業所得稅、其次的是股東分紅,增值稅6% 9%13%、附加費是增值稅的0.36、企業所得稅25%、股東分紅20%。
1、增值稅的征收近乎霸道
只要做生意,就有此稅,不管生意是否盈利,不管生意做完后能否回款。此外,還有視同銷售的解釋權會變戲法似的卡住企業的脖子。
2、企業所得稅計稅依據被放大了
企業所得稅名義上按利潤征收,可是稅務部門對利潤要注水。企業賬面利潤,稅務部門并不完全認可。一方面,會把部分費用調減出去,增大應納稅所得額;另一方面,會調增企業的收入。一番操作下來,會導致計稅依據大于賬面利潤。
3、計稅依據不見得完全有現金做支撐
稅務依據權責發生制征稅,不認可現金收付制的說法。企業確認收入、開具發票后,就要交增值稅。此時,會計賬面對應的還是一筆應收賬款,還沒有從客戶那里把錢收回來。交不交得起稅,權責發生制不管用,現金收付制才是王道??蛻粑椿乜疃屍髽I交稅,等于是企業在墊付稅款。所得稅也同此理。
正是因為上述原因,企業普遍有痛感,覺得稅重、稅急。國家總在強調稅改,無論怎么改,基調都應該是減稅,盡可能減輕企業的稅負。
錯誤"稅務籌劃":
1. 財務造假:很多企業會有兩套賬,一套內賬一套外賬,內賬基本上反映真實的企業經營狀況,而外賬用來作為納稅基數計算稅金的。
2. 合同做假:人為拆分合同,例如將2000萬的合同改為1000萬,按1000萬進行申報納稅。剩余的1000萬金額不申報,也沒有納稅。
3. 私人走賬:很多民營企業都在用的一種方式,私人賬號與公司賬號交易。
4. 買賣發票:買賣增值稅專用發票,還會涉嫌刑事犯罪。
5. 騙取優惠:不符合優惠政策的資格,卻通過各種方式來騙取優惠資格,來享受優惠政策。
以上的方法都是脫離了稅法的范疇,違規操作,所以都不能稱之為稅務籌劃的方法。那些不在事先就進行籌劃和安排的方式方法,基本上都是偷逃稅的違法行為。
合理的稅收籌劃:
目前我國的西部大開發或者少數民族自治區都出臺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來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將企業注冊到有稅收政策的低稅區,不僅最節稅而且合理合法。入駐園區可以享受優惠政策如下: